朗荣投资
科创板挂牌

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Q板,E板,N板挂牌,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交易,为股权定价,发现价值,利于股权质押贷款牌。目前已经推荐870家企业。

  • 朗荣投资•N板挂牌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名誉、员工忠诚度 有利于人员招聘,企业扩张,降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 朗荣投资•E板挂牌

    开展股份报价转让业务,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尽快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上市的要求。

  • 朗荣投资•新三板

    根据按需融资的原则进行融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顺利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每日场外市场资讯2015/5/29

挂牌企业简介:

韩森股份(100407

江苏韩森自动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等低速微型新能源车辆的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最专业的新能源代步系统的航母平台。产品从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开始形成全系统自制的生产能力,有力的保障了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专利技术。(由韩森股份提供)

场外市场新闻:

和讯网:上海绘就“全球科创中心”蓝图

  日前,中共上海十届市委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意味着,历时一年潜心调研、精心布局的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有了明确的行动总纲,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发展蓝图已然绘就。未来,上海将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首先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关键是要依靠创新人才

  “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破解影响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障碍。”韩正指出,关键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做起,下决心简政放权,坚决改革政府条块分割、分钱分物的管理体制。

  体制机制方面,核心是“放”。企业创新投资难、大众创业难、科技成果转化难……这些难的背后,归结到底是体制机制障碍。比如,一家互联网视频企业的设立,就需要文化、通信等多个部门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多张许可证,审批事项过多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意见》针对这个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根本是要放开搞活市场,向市场要创新资源、创新活力和动力,注重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强调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职能转变。比如,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坚决取消不必要的办证规定。又如,统筹整合政府公共数据与信息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特别是对新模式、新业态等新生事物,不能急于用传统思维和老办法简单地进行扼制性管理,也不要急于发布禁止性规定,先让这些新生事物发展,让市场评价决定。“说到底,开放就有活力,放开就是支持。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管控风险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韩正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是靠管出来的、不是靠政府的计划排出来的、不是靠财政资金扶持出来的。”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只有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上海才能建成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此次《意见》22条举措中,有6条与人才建设直接相关。这些举措释放出一个明显信号,上海将实施更积极的人才政策,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惟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目前,包括上海在内,国内大多数城市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制度尚不健全。比如外国人申办永久居留证,基本条件是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申办周期一般6个月以上,迄今全国仅发放此类证件6000余张,上海2000余张,远不能满足引进全球高端人才的需要。

  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公务员局局长陈皓说,现行的户籍和居住证制度,仍将学历和职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忽视人才的实际贡献。未来,上海将完善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口、直接落户的人才引进政策,突出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引才聚才机制。包括创业人才获得的风险投资规模、科技人才实现的市场价值,将成为新的评价指标。

  王尧基认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关键要搞好科创“软环境”的建设。作为国际大都市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具有吸引科创人才的诸多有利条件。同时,由于房价高企且远高于周边城市,上海的生活及商务成本很高,又使得以年轻人居多的科创人才在上海居留并展开科创事业的压力很大。再则,上海虽是国内金融机构聚集度最高的地方,但在目前的金融体制机制下以小微企业居多的科创企业能得到的融资支持仍很有限。因此,上海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要针对这些问题,切实改革不利于吸引科创人才、不利于科创人才安居乐业的体制机制,真正搞好科创“软环境”的建设,使科创活动尽快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解决人才问题,《意见》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将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之下,出台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

  可以期待的是,未来上海将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各类人才近者悦而来归、远者望风而慕。

  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金融创新发展迎来新机遇

  《意见》第15条明确,要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意见》提到,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支持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全资控股的投资管理公司,加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等等,这些都为上海金融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意见》具体指出:加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争取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板,支持中小型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挂牌。探索建立资本市场各个板块之间的转板机制,形成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的良好体系。探索建立现代科技投资银行。建设股权众筹平台,简化工商登记流程,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试点。

  作为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上海股交中心成立3年已吸引超过5000家企业挂牌。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设立一定的转板条件,让“科技创新专板”与其他场内市场打通,那么,这一新机制将成为“科技创新专板”成为企业走向场内市场的跳板,也将大大增加股交中心的关注度和活跃度。考虑到上交所的战略新兴板定位于“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与股交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打通的可能性比较大。上海股交中心拟推出的科技创新专板,正是以前讨论很长时间的“四新产业板”。记者了解到,崭新的“科创板”有望下个月就能在上海股交中心推出。

  《意见》还指出,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全资控股的投资管理公司,与银行形成投贷利益共同体,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实行投贷联动。发挥民营银行机制灵活优势,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或基金。建立政策性担保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银行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举措内容丰富,金融机构发挥空间巨大,未来上海金融创新百花齐放局面可期。


本文来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上一篇:每日场外市场资讯2015/5/28
下一篇:每日场外市场资讯2015/6/1
分享到: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了

友情链接

  • 私募基金备案
  • 上海股交中心
  • 香港上市
  • 科创板挂牌上市
  • 海外上市
  • 科创板
  • 私募基金牌照
  • 上股交
  • 私募基金牌照申请
  • 杭州贷款
  • 网贷理财
  • 基金销售牌照申请
  • 科创板
  •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 上海股权交易中心
  • 50ETF
  • 美国上市
  • 梦云导航网
  • 24小时客服热线
    1377433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