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Q板,E板,N板挂牌,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交易,为股权定价,发现价值,利于股权质押贷款牌。目前已经推荐870家企业。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名誉、员工忠诚度 有利于人员招聘,企业扩张,降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开展股份报价转让业务,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尽快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上市的要求。
根据按需融资的原则进行融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顺利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挂牌企业简介:
泛远信息(100447)
上海泛远皇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多年来专长于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公司的注册、变更、注销事宜以及各类资质的办理。旗下e办事网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首个企业办事服务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重塑企业周边服务行业的消费流程和体验服务,从而帮助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真正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e办事网通过对互联网工具和渠道的应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效的服务业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海量的服务品类和高标准化的服务信息,令办事简单如在逛超市采购——因此,我们给企业和服务商带来的不仅是惊喜,更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办事服务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一个突破,是对现有行业潜力的发掘和对行业能力的提升。我们也正在进行更多有益、有趣的探索和尝试,开拓更加宽广、更为多元化发展的道路。e办事网的创造力来自我们的团队,而生命力来自我们的合作伙伴:请关注我们、加入我们,一起赢取属于我们的世界!(由泛远信息提供)
场外市场新闻: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自贸区前五月外资增五倍
在扩区后的2个月内,上海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数超过了广东、天津、福建三家自贸区之和。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了解到,从4月27日正式扩区,截至6月底,自贸区新设企业3223户,其中外资526户,注册资本106.51亿美元。
7月7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曾披露了广东、天津、福建三地自贸区自挂牌(4月21日)以来吸引外资的数据: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6家,吸收合同外资226.38亿元。其中,广东自贸区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最多(170家),福建次之(146家),天津再次之(80家);不过吸收合同外资金额则是天津最多(117.12亿元),广东次之(77.73亿元),福建再次之(31.53亿元)。
外资的投向,也与几个自贸区的主导产业方向吻合。其中广东自贸区的外商投资主要投向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等行业。天津自贸区则以租赁业为热点。
上海自贸区已成为上海吸引外资最集中的区域。今年前5个月,自贸区内新增外资项目1262个,增长48.6%;合同外资235亿美元,增长5倍,占上海全市的79.1%。
更多的外商投资落地,前提是更大的产业开放空间,以及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尚玉英在7月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自贸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取得重要成果,引资优势进一步凸显。
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各片区,目前已经全面实施新版负面清单。近日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曾表示,截至4月底,其中首批23项开放措施均可实施,已落地项目827个。
据本报记者了解,第二批31项开放措施已经有5项开放措施落地,分别是网上销售、豪华游艇设计、食糖贸易、房地产中介、摄影服务。
不仅仅是在自贸区落地,尚玉英说,两批54项开放措施也积极向上海全市推广。目前,融资租赁、资信调查、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和销售等领域的开放措施已在上海市的黄浦、徐汇等区落地。
作为自贸区改革“重中之重”的金融创新,也已经形成了新一轮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方案,也就是此前媒体报道的“金改49条”,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正在报请国务院审议过程中。
据了解,方案涉及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以及不断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等方面。
自2014年5月启动自由贸易账户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共24家金融机构通过分账核算系统验收,开立15675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3738.7亿元。除了数量的增加,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今年4月,自由贸易账户正式启动了外币服务功能,金融机构可按要求提供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外币服务。同时,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企业境外融资杠杆率从原来的资本的1倍,上升到2倍或以上;原来仅对非金融机构的融资许可,也扩大到了金融机构;原来单一融资条件,扩大调整到对不同的业务实施不同的融资条件和管理。
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朱民说,不仅可以实现本外币的自由兑换,而且也实现了内外资企业外在管理的政策统一,并通过一个安全的通道使境内外资本市场相互联动。
除黄金国际板平稳运行以外,上海期货交易所设立了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获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已获证监会原则同意。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场也都在积极研究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者开展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保险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中心也正在积极争取落户试验区。
“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近期,部分经过验收的市场和交易品种将正式上线运作。”朱民说。按照规划,上海自贸区将建立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棉花、液体化工品、白银、大宗商品、有色金属等8个国际交易平台,展开线上线下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这些平台全部实行现货交易,按照第三方资金托管、第三方清算、第三方仓储物流来设计,做到“交易、托管、清算、仓储”分开,朱民表示,这种模式,有利于建设一个稳定的、长期运作的市场。
本文来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