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Q板,E板,N板挂牌,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交易,为股权定价,发现价值,利于股权质押贷款牌。目前已经推荐870家企业。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名誉、员工忠诚度 有利于人员招聘,企业扩张,降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开展股份报价转让业务,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尽快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上市的要求。
根据按需融资的原则进行融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顺利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挂牌企业简介:
升环果品(100657)
上海升环果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成立,2015年11月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郭文金。公司主营业务是向各大超市、商场配送无公害的果品。公司多年来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内部控制和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管理,经营稳步持续发展,在上海市果品配送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公司是上海果品商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多年获得上海果品商业行业协会颁发的果品经营诚信企业证书,获得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颁发的创新先锋、上海典范、品牌企业证书。(由升环果品提供)
场外市场新闻:
国际金融报:银行业创新领跑自贸区 破冰“利率互换”
对于银行业而言,最重要的创新将集中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的进一步试点上。随着境内外资金流动渠道的进一步打开,在岸离岸业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客户的选择余地将更为丰富,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有了更大的组合空间。
4月28日,宁波银行在上海率先推出“自贸赢”国际业务品牌。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宁波银行将在上海成立专营的自贸区支行,用于推动全行的自贸区业务。事实上,此次推出的创新产品,有助于宁波银行更好地开展自贸区业务。
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近日采用贴息方式,成功发行2016年首期3亿元上海自贸区同业存单,标志着该行自贸区业务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设立自贸区,国家意在倒逼经济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加强与国际接轨。”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汉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自贸区是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曾这样描述,“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已形成离岸金融市场,这个市场就好比一间‘样板房’,潜在的风险都可以通过这间房试一试。”
破冰“利率互换”
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后,“一行三会”陆续出台了“金改51条”,支持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而在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因为陆家嘴、张江、金桥等片区的纳入,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空间更大,参与试点主体更丰富。两年多来,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金融创新的先驱,上海银行业借着自贸区的“东风”,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4月8日,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与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贸区交易系统达成首笔自贸区利率互换交易,这标志着中国利率互换市场在自贸区成功破冰。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的人民币本金和利率计算利息并进行利息交换的金融合约。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利率互换亦称为NDIRS(Non-Deliverable Interest Swap)。
事实上,随着中国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海外参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步伐。自贸区作为链接境内和境外投资者的桥梁,自贸区利率衍生品市场的破冰将给海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市场交易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和更直接的渠道。更重要的是,也将使境内机构进一步掌握人民币利率市场的定价权。
据上海银监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末,上海自贸区内共设有21家法人银行、99家分行、13家专营机构和301家支行级网点,此外还有27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4家资产管理公司。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总经理马大军认为,“此次NDIRS交易的达成,不仅丰富了本中心自贸区资金业务品种,为我行更好地拓展海外客户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机会,也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衍生品创新落地创造了先例。”
便利跨境结算
上海自贸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是自贸区金融改革中最受跨国企业和“走出去”企业欢迎的措施之一。跨境结算方面的便利,使银行得以在全球现金管理上帮助企业大大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2014年11月,央行发布《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2015年9月23日,央行再次扩大跨境人民币净流入额度上限,并放松企业的准入门槛。
本文来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