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Q板,E板,N板挂牌,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交易,为股权定价,发现价值,利于股权质押贷款牌。目前已经推荐870家企业。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名誉、员工忠诚度 有利于人员招聘,企业扩张,降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开展股份报价转让业务,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尽快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上市的要求。
根据按需融资的原则进行融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顺利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挂牌企业简介:
赛一科技(300046)
公司系一家主营次氯酸钠现场发生系统和成套设备,并且拥有小、中、大型次氯酸钠现场发生主机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具备次氯酸钠现场发生系统成套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调试、服务、EPC 总包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具体来说,包括盐水电解次氯酸钠大小型设备、高浓度次氯酸钠发生器以及粗盐电解设备,以及盐水电解制氯系统、海水电解制氯系统、农饮水安全消毒系统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站、沿海火力发电厂、海水淡化厂、海水游泳池、LNG 接收站及化工厂等。同时,公司依托同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拥有 20 多年水消毒设备的制造及运行经验。(由赛一科技提供)
场外市场新闻:
科创板融资功能初显 上海金融优势助推科技创新
刚刚启动半年的“科技创新板”,交易和融资功能凸显,已完成和计划融资额超过2亿元。
7月4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同意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非公开发行方案非公开发行股份。
彩虹鱼专注于深海智能装备制造,公司研制的1.1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及配套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有望培育千亿级规模的深海装备产业集群。
2015年12月28日,彩虹鱼在“科技创新板”挂牌,成为首批27家挂牌企业之一。
“科技创新板”是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上海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解决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难题的一次有益尝试。目前共有两批42家企业挂牌。
彩虹鱼董事长吴辛此前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站在“科技创新板”的“肩膀上”就像面对一个金融小超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不同需要在超市货架上拿取不同的产品组合。
上海股交中心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科技创新板”启动以来,板块融资和交易功能初步显现。
融资方面,已完成挂牌后非公开发行股份2家(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融资股数233.6万股,总金额2140万元;
包括彩虹鱼在内的6家企业发布定增公告,合计非公开发行4743万股,计划融资金额1.86亿元。
另外,三的部落、昊客云台、星派股份等3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8500多万元;每天环保获得国核保理2000万元贷款,未来满足一定条件可“债转股”。
交易方面,目前“科技创新板”累计产生126笔交易,涉及13家挂牌企业,总交易金额3854.69万元,交易总金额3854余万元。交易额最大的,是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2281万元。
而接下来,上海股交中心创新业务部总监陈妍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还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板”市场制度,加快设立“科技创新母基金”,自贸区境外融资等创新融资产品为挂牌企业提供服务。
“我们正在抓紧设计‘科技创新母基金’的相关方案,争取年内有阶段性进展,首期我们设计了2亿元的规模,希望可以撬动10亿元资金。”陈妍说,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也提出,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依法为自贸试验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
“我们也还在推进约定式购回、绿色债券等创新融资产品,以更好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
以丰富的金融资源助推科技创新,是上海在打造科创中心方面的独到优势。得益于多年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不断推进的金融改革,上海积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源。
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了1463万亿元人民币,证券市场股票交易额位居全球第二,年末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四,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保持全球第一。
2015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超过了4000亿元人民币,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16%。金融机构总数达到了1478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业,上海保险交易所等一批重要的金融要素市场相继落户。
当前,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金融中心发展的大趋势。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金融创新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比如,由于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自身、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和外部环境的局限,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健全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特别是银行科创企业信贷收益无法弥补信贷风险,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比较低,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为了破解这些新课题,2015年,围绕落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2条意见”,上海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在投贷联动、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创新板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
今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共同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支持部分银行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在全国仅有的10家试点中,上海有上海银行、华瑞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三家本地银行入选,数量为五个试点地区中最多。
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朱会冲曾表示,上海银行争取在未来5年内,通过投贷联动业务,支持培育500家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其中100家企业在中小板、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上海辖内共有9家银行以“投贷联动”模式共为10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余额10.2亿元。上海银监局2015年8月发布了上海银行业支持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重点探索投贷联动、风险分担以及损失抵补等制度创新。
一系列的探索,为上海科技创新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
比如,上海创投引导基金累计投资41家基金,参股基金总规模约170亿元,已经累计投资项目560个。
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资16家基金,参股基金总规模约18亿元。
上海中小为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正式挂牌成立,覆盖上海市中小为企业融资担保和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
保险资金参与投资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借助于金融资本,上海的创新要素在加快集聚,创新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2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7%,研发强度仅次于北京(5.9%),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二。
此外,企业创新投入力度加大,2015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64.5%。
而科技创新带动全要素生产率也在提高,201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位居全国前列。
在今年6月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下一步,上海还将着力引导金融资源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入创新链和产业链,参与科技投入、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尤其是要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进一步满足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助推创新创业种子开花结果。
本文来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