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Q板,E板,N板挂牌,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交易,为股权定价,发现价值,利于股权质押贷款牌。目前已经推荐870家企业。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名誉、员工忠诚度 有利于人员招聘,企业扩张,降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开展股份报价转让业务,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尽快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上市的要求。
根据按需融资的原则进行融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顺利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挂牌企业简介:
康岱生物(100030)
上海康岱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2012年5月整体改制成为上海康岱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约40人,其中硕士博士等高级技术人员占30%以上。作为一家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致力于生物技术研发外包服务以及生物药物和技术的自主研发。公司为国内生物医药制药企业提供从生物药品前期开发、中试工艺放大、临床前和临床样品制备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和新药申报等全程技术外包服务。在用于治疗肿瘤以及免疫性疾病的大分子蛋白质药物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服务领域,公司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公司凭借先进的生物药前期研究和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优势,成功开发了: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高表达载体;2、国际领先的不含血清的单个细胞培养技术;3、FDA/EMEA 认可的CHO细胞系开发平台(国内少数符合欧美cGMP的CHO原始细胞库之一)。4、国际领先的单克隆抗体与融合蛋白的纯化和分析技术平台;5、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作用机理的药物发现平台。公司通过自身的药物开发技术平台优势,从上万个单克隆中筛选出百余株有较高前途的细胞系,已经并正在为许多国内外著名医药企业包括国内A股和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提供生物医药研发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正与多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医药企业洽谈联合开发,项目成果转让等高端生物医药项目的合作。上海康岱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会继续秉承辛勤、智慧和执着攀登生物医药领域的高峰的精神,为我国的生物医药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为社会和投资人创造最大价值。(由康岱生物提供)
场外市场新闻:
把住“主引擎” 转换“新动力”——上海经济年中观察
新华社上海8月7日电(记者姜微、叶锋、姚玉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上半年,上海继续牢牢把住改革创新“主引擎”,经济运行在攻坚克难中稳健前行:6.7%的增速保持全国均线,财税收入增势继续领跑全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服务经济占比首次跃过70%的“高杆”;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主动,全方位改革创新效应加快显现……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上半年,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上海市发改委主任沈晓初说。
“稳”是半年来上海经济运行的明显特征:生产总值增长6.7%,既与一季度持平,也与同期全国速度相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在7%-8%之间。
看速度,更看质量。上半年,上海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70%,标志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迈入新阶段;其中,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产企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稳健增长中平添亮色。“上半年,公司交易规模总量同比增加66%,其中二季度环比增速逾18%,我们迈向新金融综合服务商目标进军的步伐持续提速。”成立刚满10年的国内知名第三方支付企业汇付天下董事长周晔说。
看当下,放眼长远。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显现,前5月上海自贸区实到外资、对外直接投资中方投资额分别占全市的41.9%、71.5%。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红利释放,上半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5.2%,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9.9%。改革创新为稳增长提供根本保证,更多红利可期。
看成绩,不避问题。和各地一样,上海工业持续承压运行,上半年电子信息、钢材、汽车、成套设备、石化等重点行业均出现产值下降。据介绍,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切实转换理念思路,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产业引领性项目上出真招、见实效。
动能转换:趟出“转型升级一条路”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求稳同时更需谋进。上海较早启动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了主动。历经多年“壮士断腕”调结构,上海新的增长动能逐渐“接棒”,经济在稳步运行基础上,持续形成新增长点。
“四新”经济加快成长:以“互联网+”为突破口的新经济崭露头角,今年前5月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17.4%,其中网购交易额增加近35%;智能家居、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企稳向好,正凸显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效应”:上半年完成总产值3853.75亿元,同比增长0.7%,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产增增长分别达到22.1%、38.3%,加上增势良好的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四个行业已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逾四成。
进的同时,持续做“减法”。上半年,全市启动实施“三高一低”企业调整项目716项,宝钢不锈钢2500立方米高炉和碳钢相关产线停产,预计全年减少钢产量250万吨,3年内每年压缩产能920万吨;下调社保费率合计2.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133亿元;营改增全面推开后,预计全年新纳入的试点行业累计减少企业税负267亿元。
越是结构调整阵痛期,越要坚定转型升级不动摇。记者了解到,上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已制订形成,30条具体要求,着力在增加制度供给、降成本、补短板、调结构等方面精准发力。
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突破、协同发力
生产总值半年增速7.6%、集成电路及物联网等四大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科研院所落地企业达到170家……今年以来,地处上海市郊嘉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越走越清晰。
“思想解放的程度、担当突破的力度,直接决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质量水平。”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说,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克难抓突破。
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各地区各行业抓突破抓落实“热气腾腾”。8月3日,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发布,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正式“双分开”,科创中心建设的又一重要政策落地。国内首只以上海国企改革为投资主题的基金——“上海国企ETF基金”,近日顺利结束募集,以创新推动国资流动,国资国企改革再进一步……
在稳健增长中提质增效、在改革创新中奋力前行,下半年的任务书、进度表正加紧实施:
自贸区制度创新,加快推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税制创新等政策落地,抓紧制定落实“金改40条”相关方案和实施细则;
“放管服”、证照分离改革,围绕116个改革事项所涉及的104个行业、领域和市场,探索实施诚信管理、分类监管、风险监管、联合惩戒、社会监督“五位一体”事中事后监管;
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落实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制度改革,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等实施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
科创中心建设,对天使投资税收支持政策、外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等,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说,下一步改革创新,应切实打破部门、地区之间封闭分割,破解重要改革创新措施配套落实难、落地难的问题,统筹协调、协同推进。
本文来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